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关键技术结果申报与评审要点 主要内容一、工程创优与科技创新二、电力建设 科技进步奖申报与评审 三、电力建设关键技术结果申报与评审 凭据国家科技部准予中电建协开展“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通告(国科奖字〔2013〕17号)和社科字第233号证书,中电建协决议每年开展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事情。根据《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措施(2017版)》,凡在电力建设历程中研发的科技结果,主要完成单元均可自愿举行申报。
为使各申报单元更好地掌握“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的申报、评选措施,现就科技进步奖和关键技术结果申报及评审基本要点做一个简朴先容。一、工程创优与科技创新1. 科技创新是当前电力建设工程质量提升的主要特征之一:工程总体质量始终保持稳步提升,实现了高速度下的高质量。
已往的十年间,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翻了一番还多,发电装机总容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一,近新投产的 600MW 级、1000MW 级超超临界机组 的整体质量水平已经靠近或遇上西欧蓬勃国家水平,缔造了世界电建历史的奇迹。坚持样板引路,争创优质工程。通过创优运动动员了电建施工质量整体提升。
有效保证了我国电力建设高速度下的高质量。从2006年至2016年十一年间,共有370个电力工程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其中264个项目获得国优奖,54个电力项目获得鲁班奖,38个电力项目获得国优金奖。以工程质量连续革新为焦点,始终抓住四个基本环节:坚持尺度,基建达标;历程控制,工程创优;五新应用,科技创新;节能环保,超低排放。
2.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优质工程的必备条件之一。①《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措施》(2013版)第三章第十一条继续将新技术推广应用作为评选的六个基本条件之一,努力接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质料、新设备,有一项海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技术或接纳建设部“修建业10项新技术”不少于6项。②《鲁班奖工程现场复查事情细则》(2011版),现场复查综合评价中对工程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为: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通过评审的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示范工程,其结果到达海内先进水平。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工法或发现专利、实用型技术专利。推广应用修建业十项新技术六项以上,且成效显著;努力接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质料、新设备并在关键技术和工艺上有所创新。
③《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措施(2016版)》第十二条明确划定:切合以下条件的工程,可授予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荣誉: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代表性;到达国家级优秀设计水平;取得显著的科技进步,应用了属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结果;节能、环保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优于行业其他同类工程;总结出奇特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质量治理模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属于同时期海内同类项目领先水平;推动工业升级、行业或区域经济生长孝敬庞大。④《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选措施(2017版)》同样将科技进步与创新结果作为申报的基本条件:努力推广应用“五新”及修建业十项新技术。
在本工程建设历程中主动创新驱动,研发并获得专利、工法、科技进步奖及QC小组结果奖。申报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的工程,至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QC小组结果奖各2项;推荐申报国家级优质工程奖的工程,至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QC小组结果奖各3项;申报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中小型)的工程,至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QC小组结果奖各1项。
3. 工程建设科技进步结果是更高条理的质量革新。创新是创优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的工程不行能成为高质量品级优良工程。4. 电力建设工程应坚持主动创新驱动。
工程的科技进步是以通过“获得省(部)级、国家级科技结果、QC运动结果、工法、专利”等奖项来充实体现的。5.近年来电力工程鼎力大举推广应用新技术成效显著。
修建业十大新技术和电力建设“五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质料)的广泛应用提升了电力工程整体质量水平,2009 年至今,通过评审的近3000 来项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结果中部门结果已到达国际先进水平二、电力建设 科技进步奖申报与评审1.《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评选措施(2017版)》在2016版的基础上举行了较大的修订,主要的变化在评审环节,增加了网络评审,集会评审法式也有所修订。2.科技进步奖申报与评审的其它相关划定:2.1申报的结果必须无知识产权争议。
有争议的结果应在申报前解决,否则不予受理。2.2申报结果须在申报单元内部立项,并完成内部评审。
经两个及以上工程应用,有建设单元或监理单元出具的应用效果证明文件。2.3遵循企业自愿的原则,由主要研制单元组织申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配合完成的结果,应明确一个牵头单元申报。申报单元应是电力建设企业或中电建协会员单元,非电力建设企业可以是主要研制单元之一2.4主要完成单元和主要完成人,必须是对结果完成做出实质性孝敬的单元和小我私家。2.5申报结果的主要完成单元和主要完成人限额数为: 一等奖:获奖主要完成单元不凌驾4家,完成人不凌驾10人; 二等奖:获奖主要完成单元不凌驾3家,完成人不凌驾8人; 三等奖:获奖主要完成单元不凌驾2家,完成人不凌驾6人。
3. 申报应提交的资料(相关证明文件提供扫描件)4. 科技结果文本应包罗下列内容:4.1前言;4.2主要用途;4.3技术原理;4.4关键技术和创新点;4.5与同类先进结果主要技术指标比对情况;4.6推广应用情况及前景;4.7节能减排及经济效益;4.8须要的图表及照片。5. 科技进步奖的评审科技进步奖评选的三个阶段: a、专家独立网络评审; b、评审委员会集会评审; c、中电建协审定表彰。
综合评价、定量评分的十项(十性)内容:其它要求与划定(1)评审历程实行专家回避原则,掩护企业知识产权。(2)差别单元申报的题目或内容类似的结果,评审委员会将不出具评审结论,申报单元自主协商后,可在下一年度重新申报。
(自愿原则,共识原则)(3)未通过评审的科技结果,经原主要完成单元增补、完善后,可在下一年度重新申报。(指无原则性错误的申报项目)(4)凭据科技部指示,一般省部级科技结果评审的通过率原则上不应高于50%。
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评审淘汰率一般为50%左右。一、二、三等奖的比例划分为获奖总数的15%;25%; 60%。
希望申报时留有充实余地。(5)今年的关键技术结果申报与评审;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等结果的申报与评审摆设,请实时关注中电建协网站的通知。科技进步奖、工法与QC结果之间的区别 历年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规范剖析三、电力建设关键技术结果申报与评审1. 关键技术结果申报的基本划定(总则)(1)电力建设关键技术是电力建设工程科技创新的焦点技术。
是科技结果、工法的焦点内容。(2)适用于火力发电(含核电通例岛)、水电水利、输变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等电力工程的建设、总承包、设计、监理、施工及调试等单元在工程建设中研制的关键技术结果申报、评审。
(3)关键技术结果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组织中国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评审。(4)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申报评审关键技术结果:拟申报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拟申报国家级工法;拟申报科技进步奖和电力建设工法,应用实例不足2个工程的;拟申报的科技术进步奖、QC结果奖或工法直接涉及“安健环”类结果。(5)关键技术申报规模不包罗以下结果::a 、产物和质料的研制结果。
b、电网、电源宏观计划研究结果。c、 电力调理、运行、检验、营销及项目后评估等形成的结果。d、电力建设工程前期项目计划、可行性研究等研究结果。e、电力建设相关地质、气象、情况等自然科学及基础理论研究结果。
f、未在工程中实际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的结果。g、电力建设企业申报的非电力建设结果。h、 不切合本措施划定的结果。(6)关键技术结果接纳网络申报的方式,申报单元登录“电力建设关键技术结果网络申报评审系统”,自行注册,举行结果申报。
(7)关键技术结果应是企业自主研制应用、相对成熟的技术结果,并通过企业内部评审。(8)遵循企业自愿申报原则,申报单元应是电力建设企业或中电建协会员单元,非电力建设企业可以是主要研制单元之一。多家单元配合研制的结果,应由一家主要研制单元牵头申报,主要研制人的名额不应大于10人。
3.关键技术结果申报应提供下列资料(证明文件提供扫描版):4. 关键技术申报结果的评审要点(1)网络评审阶段:a、包罗申报结果预审、结果网络评审两项事情;b、组织若干网络专业评审组,每组评审专家不少于5人。c、专业评审组举行预审及网络评审,每项结果不少于5位专家。
d、评审专家划分举行独立评审,填写“网络评审表”(见附件2)。e、预审不切合本措施要求的,不举行结果网络评审及评分。
(2)集会评审阶段:a、评审委员会组织召开评审委员会扩大集会,各专业审核组逐项对网络评审形成的“网络评审表”的内容举行审查、整合及统计,形成“电力建设关键技术结果评审陈诉”(附件3)及“专业审核组结果汇总表”b、评审委员会组织召开全体集会。对“电力建设关键技术结果评审陈诉”及“专业审核组结果汇总表”等评审内容举行集中审查、综合评议,形成“电力建设关键技术结果评审效果汇总表”。
c、评审委员会以投票的方式,对“电力建设关键技术结果评审效果汇总表”的相关内容举行表决,形成评审委员会评审结论及集会纪要。其它相关要求与划定(1)评审历程实行专家回避原则,掩护企业知识产权。(2)结果版权执行国家相关执法、法例的划定。
差别单元申报的题目或内容类似的关键技术结果,评审委员会将不出具评审结论,申报单元自主协商后,可在下一年度重新申报。(自愿与共识原则)(3)未通过评审的关键技术结果,经原主要研制单元增补、完善后,可在下一年度重新申报。(指无原则性错误的申报项目)(4)已审定的电力建设关键技术结果,如发现有知识产权争议、剽窃、作假等重大问题,经查实后,打消其电力建设关键技术评审结论。
本文来源:im电竞app下载-www.goodble.com